裝潢後鼻子癢?問題不在地板,而在「循環粉塵」
為什麼擦了又灰?因為灰在「兜圈」
多數人以為裝潢後只要把地板掃乾淨就好,結果隔天桌面又落一層灰、鼻子也開始發癢。真正的原因常不是地板,而是循環粉塵:
從高處(櫥頂、樑面、燈具)反覆回落
沿著窗框與軌道持續帶入
被抽風設備吸進又拋出
你會遇到的三個「真實體感」
視覺:剛擦過的桌面、螢幕邊緣,一天就積灰;玻璃與金屬看起來灰霧。
嗅覺:空氣乾乾的卻不清爽,偶爾伴隨輕微材料味。
觸覺:水平面摸起來有細粉顆粒感,走動時更明顯。
我們如何解這個循環
在台北/新北,點點清以「結果可預期」為原則,處理的是來源 × 路徑 × 觀感:
來源被鎖住:阻斷高處落塵與「粉塵捷徑」回流。
路徑被收斂:讓灰不再沿窗軌、回風路徑繞圈。
觀感被拉齊:玻璃通透、金屬不留霧痕、地面不再起腳印。
過程可視化:到場、施工中、完工影像回傳,你不在也安心。
什麼情境最需要「斷開循環」?
全屋或大面積裝潢剛完工:高處粉塵回落最明顯。
局部改造(窗框、天花、廚浴):粉塵容易沿軌道與抽風系統走回來。
對灰塵敏感/家有幼童與寵物:觀感以外,呼吸與清潔頻率更在意。
交屋或入住前:希望是可直接入住的狀態,而不是「邊住邊掉灰」。
為什麼選平台,而不是臨時找人?
透明估價:App 內明列含/不含,不臨時加價。
一鍵預約:顯示即時檔期,支援晚間(依檔期)。
進度可視:到場 / 施工中 / 完工的影像回傳,遠端也有把握。
品質一致:工程師於160 坪訓練場上線實作,累積1100 坪服務經驗,交付穩定。
常見問題
Q:我只想「今天就有感」,可以嗎?
A:可以。以觀感與落塵感受為優先,安排合適時段,當天就會明顯好很多(視屋況而定)。
Q:要不要在場?
A:不一定需要。全程有到場與完工影像回傳。
Q:會不會現場加價?
A:估前在 App 先列含/不含;若有加做需求,先告知補差、同意再施工。
Q:台北/新北都能預約嗎?
A:是的,直接在 App 選城市與時段即可。
現在就安排,明天住得舒服
打開點點清 App(iOS/Android)
選擇城市:台北/新北
選服務:裝潢後細清
看即時檔期(可排晚間)→ 送出預約
收到到場與完工影像回傳 → 回家直接看到乾淨、聞到清爽